今天日期: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学院概况>>学院简介>>正文

学院简介

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22日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点击量:[]


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创办于1983年,是在原吉首大学生物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学院。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,2024年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。目前下设生物科学系、生物工程与技术系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系,现有在籍全日制本科生1400余人,研究生200余人。

学院目前拥有生物科学(含师范)、生物工程、环境工程3个全日制本科专业。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,环境工程专业是湖南省一流专业,生物工程专业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特色专业。拥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生物学和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,资源与环境、生物与医药、生物教育等3个专业型硕士授权点。

学院师资力量雄厚。现有专任教师58人,其中教授20人、博士41人,博士生导师7人。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,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,湖南省“121”人才工程人选8人,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,湖南省芙蓉学者青年计划学者2人,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0人。学院还从中国科学院、复旦大学、中山大学等院校聘请了15名专家担任特聘教授。

学院始终坚持“以本为本”,高度重视课程和教学条件建设。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,省级一流课程5门,省级精品课程1门。“原本·武陵”创新创业实践营和“大湘西生态问诊”等实践类课程特色突出。学院教学实验室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,仪器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。建有“基础生物”、“生物工程”、“环境科学与工程”等多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实验室。其中“基础生物学实验室”为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。学院建有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、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等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基地。拥有湘鄂渝黔四省(市)边区面积最大、功能最齐全、藏品最丰富,集教学、科研、展览为一体的吉首大学武陵山生物科学馆和标本馆,收藏各类植物标本12万余份、动物标本1万余件。

学院学科建设特色鲜明。“生态学”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,位居全国学科评估排名前列。建有“杜仲综合利用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”、“(武陵山区)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”、“武陵山区生态保育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”、“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”、“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”等国家与省级学科研究平台10余个。建有以“武陵山区猕猴桃研究中心”、“环境毒理与环境恢复研究所”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校级科研平台。学院是中国生态学会、动物学会理事单位,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的常务理事单位,中国杜仲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、湖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单位,湖南省生态学会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。

学院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,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0余项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近40项,科技部平台建设子项目5项;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(其中SCI收录论文120余篇);申请获批国家专利40余项;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;获得湖南省科技奖励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6项,其他奖励及鉴定成果20多项。学院紧密围绕武陵山区社会经济发展,开展区域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,依托猕猴桃、莓茶、杜仲、大鲵等生态资源开发了系列产品,成果转化促进了湘西人民脱贫致富。其中“米良1号”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扶贫开发项目,从猕猴桃中提取的“果王素”经国内专家鉴定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填补国际空白”。

学院注重学生发展。秉承“至诚致用,创新创业”的院训,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,设立了博闻、正大等奖学金支持学生成长成才,取得了丰硕的成绩。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“互联网+”大赛、“挑战杯”赛、“创青春”创业计划赛一等奖2项、二等、三等奖多项,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励300余项。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连年位居全校第一,平均高达40%以上,优秀班级考研录取比例达到60%。学院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,多年来40余位学生获得中山大学和吉首大学共同颁发的学历证书。

学院建立以来,共为社会输送了10000余名各类专业人才,培养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,杰青和优青,全国创业先进个人,全国优秀志愿者,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,特级教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。

关闭